李斌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努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
上的报告摘要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李斌: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投资于健康”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公共支出的优先领域。我们说在保基本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有多样化的,多元化的需求,通过什么来满足呢?不可能由政府,由公立医院包揽天下,那就通过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所以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李斌:鼓励和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一是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依法依规以多种形式投资健康服务业,同时要落实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政策上平等的待遇问题。二是要壮大健康服务人才队伍,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等从业人员。

    李斌:三是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许多国家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份商业保险,这是很普遍的健康险,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要大力发展健康险,使我们面向全民的"健康网"能够更加牢固。

    李斌:四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总量在全世界也是第一位的,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是大量的,对于长期照顾、长期服务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所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转诊与合作机制,让老年人可以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看病就医,同时实现“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的需求。我到一个农村看到,投资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把他办的养老院放在了村卫生室一墙之隔,这样老年人看病方便。我们鼓励这种方式,要把康复机构、老年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的密切起来。

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李斌: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有个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所以呵护人民的健康也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办好医疗服务,最终的目标还是尽量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李斌:现在居民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居民主要的疾病负担,像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等,所以2010年有一个统计,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三种病在城镇居民死因中占比高达67.44%。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直接医疗费用是非常多的,所以说我们面临双重负担的挑战。导致这些慢性病的原因很复杂,但生活方式不科学、不健康无疑是重要原因。

    李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提出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最好不要摄入超过25克食用油,我们目前人均远超这个数字。另外热量摄入过高,运动不够,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等一系列慢性病。

    李斌: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我们提出了以三个“四”为重点,就是针对四种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四种主要生物危险因素: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和超重肥胖;四种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吸烟、不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和过量饮酒。慢性病的防控光靠医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每一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里也号召大家一起管住嘴,迈开腿,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盐限糖,心态平衡,带着健康的身体实现人生的梦想。

    李斌:(五)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有关研究表明,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其中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以上。所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改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投入的产出比很高,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免疫和疾病监测确定为21世纪防控疾病、促进健康的三大优先策略。 

    李斌:我们需要拥有科学的健康素养。2008年的时候,就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包括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大部分。掌握了这66条,可以说就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健康素养。整体来讲,目前人们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容乐观,比方说我们有个调查,在北京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25%左右,就是说每4个人只有1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

    李斌:重视健康就是好的开始,但是保持健康没有捷径,必须掌握健康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烟,这是我们要做的大事,我们现在还有3亿多吸烟人口,还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所以我们强调在公共场所要自觉地不吸烟,推动在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的建立,今年又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引导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